
河北定州中学关于在全校深化纠正“四风”和作风纪律整顿的推进方案
发布时间:
2019-04-15
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师队伍作风,严肃工作纪律,规范从教行为,推进我校行风建设,经校党委研究决定,在全校开展深化纠正“四风”和作风纪律整顿活动,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,特制定本推进方案。
一、任务目标
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“八项规定”精神,全面落实全省“三深化、三提升”活动,集中开展力戒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等“四风”问题的作风纪律整顿活动,重点解决一些领导干部不担当、教职员工不敬业等突出问题,使广大干部成为严以修身、严以用权、严以律己、谋事要实、管理要实、做人要实的好干部,使广大教职员工成为“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”的好教师。
二、实施要求和原则
(一)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。以强化干部教师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为重点,结合上年度党风廉政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活动,切实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,切实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,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学习《教育法》、《教师法》、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,不断提高师德修养,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,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树立良好的教师队伍形象。
(二)坚持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。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,带头学习、带头查找问题和征求意见、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、带头进行整改,切实发挥示范带头作用。
(三)坚持把边查边改贯穿始终。把查找和解决问题作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,通过实地调研、考察交流等方法认真查实找准存在的问题。要坚持边学边改、边查边改,针对查找出的问题,深刻分析本部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,抓住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契机认真制定整改方案、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,及时进行整改,使广大师生切实感受到活动的实效。
(四)坚持把建章立制贯穿始终。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,认真分析原因、及时查找漏洞,有针对性地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,形成长效管理机制。
(五)坚持把推进工作落实贯穿始终。要与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相结合,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,精心谋划,把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、培育优良作风作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,着力推动内涵发展,把教学质量的提高、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作为检验纪律作风整顿成效的标准,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。
三、实施范围 学校各党支部、各部门
四、整顿内容
(一)党员干部层面
1.责任意识不强。重点解决责任意识不强,只想“当官”不想干事,对上级决策部署打折变通;工作谋划脱离实际,重形式、轻实效;抓工作重安排、轻落实,导致工作虎头蛇尾、有头无尾等问题。
2.担当意识不强。重点解决担当意识不强,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,面对矛盾推三阻四、面对困难畏首畏尾;奉行好人主义,对歪风邪气不敢抓、不敢管,不敢较真碰硬;抓工作措施不够硬,真招实招不够多,闯劲干劲不足,强调政策延续性多、创新突破少等问题。
3.大局意识不强。重点解决缺乏大局观念和团队精神,不讲团结、各自为政等问题。
4.宗旨意识不强。重点解决脱离实际,高高在上,领导干部不深入实际或课堂,不掌握具体实情,不搞调查研究敷衍了事,不能及时帮助师生解决实际困难等问题。
5.纪律意识不强。重点解决纪律观念淡薄,外出或请假不履行报备、请假手续;对纪律规定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,有令不行,有禁不止等问题。
6.廉洁意识不强。重点解决用公款搞相互走访、送礼、宴请等活动;超标准公务接待、办公用房整改不到位、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或搞变通、打折扣等问题。
(二)教师队伍方面
1.精神倦怠。重点解决教师职业理想淡化,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不强,一旦评上高级职称就拈轻怕重,不带课或少带课,讲条件、摆资格等问题。
2.能力低下。重点解决教师不读书、不学习、不钻研,教育教学理念落后、方法陈旧,业务水平低、教学效果差,不能胜任岗位职责等问题。
3.履职不严。重点解决教师在编不在岗、“吃空饷”;不认真备课,不按时保质保量批改作业,随意停课、调课;上课接打手机、出勤不出力;教学改革重形式、轻实效,死搬硬套、千篇一律;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,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等问题。
4.师德缺失。重点解决教师对待群众或学生家长漫不经心、语气生硬、态度蛮横;对待学生不公平、不公正,讥讽、歧视、侮辱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;不注重自身修养,语言粗俗、低级趣味、举止失范、有失教师身份等问题。
5、以教谋私。重点整治教师有偿办班补课、违规推销教辅资料,课堂不出力、课后乱补课;违规收受礼品、礼金、有价证券,接受家长宴请,要求家长为自己办私事等问题。
五、方法步骤
(一)动员部署、学习教育阶段(4月—5月)
各党支部、各部门制定具体的工作推进方案,建立问题清单、责任清单、措施清单、结果清单,召开动员会议,安排部署本支部、本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,确保纪律作风整顿顺利启动、有序开展。采取集中学习、分组讨论、个人学习等多种形式,深入学习党章、党规,党的十九大精神,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及新修订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、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和中央、省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,使广大党员、干部教师充分认识严肃工作纪律、整顿工作作风的目的和意义,增强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。
(二)自查自纠、集中整改阶段(6月—7月)
各党支部、各部门对照本次纪律作风整顿的重点内容,认真开展自查自纠,并通过设立意见箱、公布举报电话、发放征求意见函等方式,广泛征求教师、学生、家长的意见和建议。要针对自查和征求意见情况,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、深入分析,根据“四个清单”有针对性的制定个人整改措施和本支部、本部门整改方案。要按照整改措施和方案集中进行整改落实,并将整改措施、服务承诺及落实情况,通过公告栏、微信群、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和社会公开,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。
(三)整改落实、建章立制阶段(8月—9月)
各党支部、各部门结合干部教师纪律作风方面查找出的问题,逐项检查整改措施是否到位、整改问题是否落实、整改效果群众是否满意,切实增强整改的实效性。要针对本支部、本部门存在的普遍性、共性问题,研究制定和完善制度体系,形成以制度管人、管事的长效机制,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化和常态化,切实做到:
“十个不准”:不准违反政治纪律,编造、传播政治谣言和小道消息;不准在工作落实上推诿扯皮、弄虚作假;不准在上班时间聊天、玩游戏或者离岗到酒店、茶楼、浴足馆等活动场所娱乐休闲;不准在公众场所酗酒滋事、言行失范、贻误工作;不准违反会议纪律,开会迟到、早退、缺席、顶会;不准对群众态度生硬、简单粗暴,甚至损害群众利益;不准滥用职权,乱检查、乱收费、乱罚款;不准利用工作之便,吃拿卡要,牟取不正当利益;不准公费旅游、公款大吃大喝和参与高档消费娱乐活动;不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、借机敛财。凡违反“十个不准”的,一律在全教育系统通报批评,并按相关规定从严、从重处理。
(四)认真总结、巩固提高阶段(10月-11月)
各部门要切实落实到位,完善档案,针对整顿内容要建章立制,并建立问题清单、责任清单、措施清单和结果清单,充分利用“整顿内容”、“十不准”和“两项评议”加强对所有教职员工日常管理,随时记录在案并加强教育。校党委将不定期对各党支部、各部门档案、问题台账、清单和整改内容及工作实效的结果将逐一检查,并作为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的重要依据。如发现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行为,将采取“一票否决”。
六、工作要求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为确保全校纪律作风整顿取得实效,校党委成立纪律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,由党委书记、校长凌波同志担任组长,党委副书记王木刚和卢玉红同志为副组长,其他校级班子人员为成员,统筹抓好纪律作风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办公室设在党办室。
(二)强化督促检查。干部纪律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明察暗访抓典型、贯彻禁令重问责,在党办室设立专门举报电话(0312-2107808),对师生员工、社会人士的举报进行登记和督办。领导小组将组织人员不定时对各党支部、各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整顿活动进行抽查,随时发现问题、上门处理问题。活动结束后,领导小组将对各部门的干部作风整顿进行师生满意度测评,并将测评结果与年度考评相挂钩。凡达不到要求的,要对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,同时责令延长整顿期限,取消年度评优评模资格。各党支部、各部门于11月1日前将本部门深化纠正“四风”和纪律作风整顿工作总结报党办室。
(三)创新活动载体。在校广泛开展“家长评学校、学生评教工”的评议活动,评议活动可通过发征求意见表、来信来电、微信群、座谈、谈心等形式进行,广泛征求广大师生对学校管理、师德师风、教学质量、民主决策和学校各项决策部署的制定、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,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监督。
(四)营造舆论氛围。要充分利用学校QQ群、微信群、校园网站等宣传平台,在校园网上开设专栏,介绍、宣传本学校干部作风整顿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开展情况,大力宣传干部作风纪律整顿中的典型经验;同时也要发挥监督作用,及时曝光反面典型。学校也要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,为干部作风整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。各党支部、各部门要做好信息报送工作,及时将各阶段工作进展情况上报党办室。
2019年4月15日
上一页
上一页
近期资讯
2023-06-04
2023-05-05
2023-11-23
2023-11-22
2023-11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