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不可不知的防踩踏自护常识
发布时间:
2017-05-17
不可不知的防踩踏自护常识
2014年12月31日晚,在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了群众拥挤踩踏事件,共造成36人死亡,49人受伤。踩踏事件为新年伊始蒙上了一层阴影,同时也为人们敲醒了安全警钟。
拥挤是一种在很短的时间内,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,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内引起的情绪亢奋、行动过激、人群大量 聚集的失控现象。拥挤是突发事件,尤其是在岁末年初,返乡探亲、出门旅游 之时,各地人流量都比较大,更容易出 现拥挤踩踏等事故。因此,无论是孩子 还是大人,都应当掌握一定的防踩踏知识,以便在险境中更好地保护自己。
可能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
1. 人群较为集中时,前面有人摔倒,后面人未留意,没有止步。
2. 人群受到惊吓,产生恐慌,如听 到爆炸声、枪声,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 局面,在无组织无目的逃生中,相互拥挤踩踏。
3. 人群因过于激动、兴奋等而出现 骚乱,易发生踩踏。
4. 因好奇心驱使,专门找人多拥挤 处去看热闹,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。
防拥挤踩踏常识
群体踩踏事件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安 全的一种潜在隐患。当意识到危险时, 奔跑、逃生是人类的本能,但大多数人都会因为恐惧而“慌不择路”,从而引发更大的危险。其实在遇到拥挤情况时, 只要保持镇静,根据不同的情况、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,就可以尽量将伤害降到最低。
初遇拥挤人群
当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 方向涌来时,不要盲目奔跑,以免摔倒, 更不要逆流前进。应该马上避到一旁,并尽量抓住旁边一些坚固牢靠的东西, 如路灯柱、栏杆等,或进入路边小店躲避,待人群过去后,迅速离开。
陷入拥挤人群
① 时刻保持警惕,注意脚下,千万不能被绊倒。如果鞋子被踩掉或是物品 被挤掉时千万不要弯腰去捡,以免被撞倒。
② 发现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,马上停下脚步,同时大声呼救,告知后面的 人不要向前靠近。
③ 如果人流量很大,但移动速度不快时,可左手握拳,右手握住左手手腕, 双肘与双肩平行,放在胸前,肘部能够保护自己不被挤压,给心肺留出呼吸空间。
④ 若已经陷入拥挤人群,继续保持双肘在胸前,形成牢固而稳定的三角保护区的姿势,低姿态前进,防止摔倒。
出现混乱局面
若不慎在行进中被人推倒,要设法靠近墙壁,或在人流移动方向的侧面。 双手在颈后紧扣,身体蜷成球状,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。
如果不能靠近墙壁,倒下时,一定身体弓形,并继续保持手部姿势,以保护头部、胸部等重要器官。
事故已经发生
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,一方面要及 时联系外援,拨打110、120 等救助电话 寻求帮助,另一方面,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,要抓紧时间开展自救和互救。 在救治中,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。判断伤势的依据有:神志不清、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;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;血压下降、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;有明显外伤,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。当 发现伤者呼吸、心跳停止时,则要赶快做人工呼吸,辅之以胸外按压。
历数过往的踩踏事件,大多发生在 节日期间,多发于酒吧、旅游景点、商场、狭窄通道、球场、晚会等地,但据统计,踩踏事件最高发的地点是学校,尤其是小学。因此,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,帮助孩子切实掌握自护自救、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本领,增强防范和自护能力。
上一页
下一页
上一页
下一页
近期资讯
2023-06-04
2023-05-05
2023-09-28
2023-09-26
2023-09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