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增强安全意识 共建平安校园——写给第22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
发布时间:
2017-05-03
增强安全意识 共建平安校园
——写给第22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
同学们,当我们匆匆穿梭在“两点一线”时,你是否留意脚下或许有隐患相随?当我们嬉戏打闹尽情玩耍时,你是否意识到一举手一投足可能涉及到安全大事?当我们课间斗嘴戏谑时,你是否考虑过因不文明行为而引发祸端?
有人总以为自己年轻力壮,与灾患无缘。然而,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性大型调查发现,安全事故已经成为青少年的第一杀手。我国每年大约有1.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,平均每天有40多人,也就是说每天有半个班左右的学生在“消失”;如果再加上各种受伤的,这真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、闻之色变的数字,这个数字更显“安全”的重要。而校园安全事故的高发期,不容我们有半点含糊。
常言道,隐患大于明火,安全重于泰山。安全成长是我们的第一要务。安全问题已渗透到我们的每一个生活细节,也与我们的学习息息相关。
父母养我不容易,莫为父母添忧虑。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平安,为了创建和谐美好的校园,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:
第一、在思想观念上,我们要明确立“生命至上,打造平安人生”的意识。人命关天,安全事大。没有生命,一切自由、幸福、快乐都无从谈起。因此,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,就是我们生活、工作、学习中的最高的、必须全力达成的原则,做任何事情都要以生命安全为重,千万不可大意和疏忽。
第二、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,我们要注意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文明与安全。在校园内吸烟、酗酒、起哄、搞恶作剧;在楼道楼梯或走廊聚集,追逐,奔跑,打闹;升国旗等大型活动集会解散时冲撞、拥挤,推搡;攀沿各楼层护栏,攀越围墙和隔离栏杆,更有甚者夜半更深跳墙去网吧;同学间为点小事恶语相加甚至大打出手,有矛盾不找班主任解决而是找外班同学甚至校外人员来寻衅滋事;因畸形的男女关系而怀恨找茬……这些既是与《中学生守则》相违背的不文明行为,也是隐含极大危险的不安全现象,是学校严厉禁止的。此外,雨雪天气,足下必须小心谨慎,当然更不能放情打雪仗、肆意滑雪溜冰。上体育课前要作好准备活动,运动时注意不要剧烈碰撞,以免撞伤或摔伤,操作体育器材时要规范小心,要避免自伤和误伤他人;劳动时不要用劳动工具玩打;尽量远离施工区,严禁进入施工危险区域。其他诸如严禁在教室宿舍私自充电,私拉电线,严禁在无老师监督的情况下点燃明火,严禁携带管制刀具,注意饮食和回家返校路上安全,放假时不私自在校外闲逛,在不宜区域逗留等。
百善文明为先,万事安全最重。文明在于细节的处理,安全在于未然的防患。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,在全校形成一个“人人关心校园安全”的浓厚氛围。让我们共同祝愿,祝愿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安全的港湾,和谐的家园!
法规处
2017年3月27日
上一页
下一页
上一页
下一页
近期资讯
2023-06-04
2023-05-05
2023-09-28
2023-09-26
2023-09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