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寻寻觅觅 为生摘得花一朵
发布时间:
2019-03-06
河北省名师于海娟工作室成员活动心得之三
李子春
早春三月,阳光明媚,于海娟工作室成员李子春和李铭两位老师登上去天津的火车,再次踏上研修之路,追寻2019年高考新信息,研讨素养为本理念下高考考查形式与内容的变化,探求更高效的二轮复习攻坚战备考策略,悟透变化,追寻不变,努力为学生人生路上的拼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
【初入津门,会场盛况】
走入会场,人头攒动,各地取经人紧张的报名安排住宿,看来是一场盛宴。都在为学生“追梦”摇旗呐喊,为学生摘得胜利之花搬上一块垫脚石。寻寻觅觅,为生摘得花一朵!
【考纲对比,追寻变化】
主办方安排的三场讲座深入浅出,例题经典,大家受益匪浅。特别是三位专家都从不同的视角对高考考纲进行了深入剖析,聆听后深受启发。2019年化学科的考试大纲同2018年相比,只在“第一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”中略有变化,强调了对考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,并指出“化学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,将在测试考生必备知识、关键能力和 思维方法 的基础上,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”。这是第一次把“思维方法 ”写进考纲,说明高考更加注重化学学科特点、认识问题的视角及化学学科所独有的思想与方法,更能体现考生的学习潜能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科素养。这样的变化也是为即将到来的2020年新高考做好衔接与铺垫。
【核心素养,能力考查】
高考题整合使用、深入研讨、寻找规律,挖掘高考试题内涵与外延是三位专家的自身复习备考经验共同之处。专家强调2017年后的高考试题更侧重能力考查,倡导核心素养下创设新情境试题背景,但信息提取能力必须从高考试题原题挖掘,“三种能力考查”仍是今后高考的主旋律。分别为:
1.接受、吸收、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
近几年高考仍紧紧围绕 “能力考查,素养培养”展开,要求学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、再现、辨认,并能融会贯通。通过对自然界、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,以及实验现象、实物、模型的观察,对图形、图表的阅读,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,并进行初步加工、吸收、有序存储。学生能从提供的新信息中,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,并与已有知识整合,重组为新知识块。
2.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
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分解,通过运用相关知识,采用分析、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。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,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、图表、模型、图形等进行表达,并做出合理解释。
3.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
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,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。在解決化学问题的过程中,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,能设计合理方案,初步实践科学探究。
【理念应用,预测未来】
专家郑老师在2019年高考预测中强调,依据大纲,引导学生回归教材,抓准考查必备知识和培养关键能力是备考的关键。
专家李老师强调务必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基本概念,建构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。设置二轮专题复习要精要小,最好做到如下方面:
(1)精准掌握化学概念的含义。如电化学中的阴阳极、正负极、电负性、电离能、燃烧热、中和热、电子亲和能、平衡常数、化学平衡等。
(2)关注教材中的资料卡片。关注课本实验。
(3)加强化学理论对元素化合物复习的指导。
(4)复习中设置小专题,对工业流程、有机部分和理论部分加强题型专题特训。
最后三位专家预测2019年高考会继续突出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。具体体现在:突出必考部分有机化学内容的考查;突出元素化合物典型物质制备的考查;突出价键理论在学习元素化合物中的重要作用;突出实验过程及研究思想方法的考查;凸显热化学部分的考查;突出定量思想在平衡体系研究中的应用;增加选考《结构》的要求。
盛宴之盛在于形,领悟精髓在于神。学会应用,培养化学学科素养才是我们授之以渔之本。
近期资讯
2023-06-04
2023-05-05
2023-09-19
2023-09-19